豪华车跑车性能车,爱开却常坏怎么办?买车用车/消费观念/购车/新车/二手车/使用周期/通病/美国汽车市场

09:11

2025-06-14

在地广人稀、人工贵、修车慢,汽车又是个人出行刚需交通工具的美国,故障率低的车受到市场大部分消费者的青睐。但可靠主流的代步车型开起来很无聊,操控和行驶质感配不上车价和服务态度。很多爱开的车、想开想买的车,或多或少有些故障问题,甚至耽误正常出行。怎么办?那些开豪华车、跑车、性能车的人,不怕车坏半路吗?不怕耽误自己的行程吗?

这一期,咱们来聊一聊开故障率高的豪车、跑车、性能车又不耽误事的购车养车方式。先说结论,两大种用车方式:
第一,缩短换新车周期或者预判计划性换车;
第二,同时拥有第二台甚至第三台备用车。

结论说完了,接下来开始展开。

### 第一种购车消费观念:车主几乎遇不到故障发生
对于开新车的朋友,保修期到期前换车——无论是租赁(Lease)的新车开2到3年到期退还给经销商,还是自己买下来的新车开到保修期前就卖掉——总之,在自己手里持有使用的这段时间里程内,都在原厂的整车保修内。车一旦发生故障问题,车主享用免费的原厂道路救援、免费维修、免费代步车。而且在绝大多数情况下,即使是故障率比较高的车型,在新车的前两到三年内,像坏在半路、无法启动行驶这种严重的问题,也几乎不会发生。

这个就比较好理解了,也很容易操作,花钱就可以实现。这是一种消费观念,不一定非要经济条件特别富裕的家庭才能够实现。身边很多中产收入也是每两到三年就换新车。当然,换的车基本都是出门总价5-6万美元以内的。经济条件更充裕,或者说给车预算更多的,那选择就更多了。

那很多观众提问,问我买新车计划开3年,问我买什么车好?我说喜欢什么就买什么。这回答真不是说我敷衍、不耐烦、态度不好。新车开3年就换,消费方式只享受新车的青春,不为车子的衰老病痛买单。

那对于开二手车的朋友,想在自己手里持有使用的这段时间里程内遇不到故障问题,这个需要对具体车型的通病和维修保养历史记录比较了解,并计算换车周期。这也是我个人购车用车目前的做法。

比如某一款车通病:7万英里的时候出现油泵故障,行驶途中动力消失或无法启动。买到一台2万英里、比新车价格便宜1/3的二手车,在自己手里开4万英里,开到6万英里出头就卖了换车了。这个问题快发生了,留给经销商或下一任车主。

再比如还是这款车,买的时候8万英里左右,有可查证的维修记录显示,这台车刚刚换过一个原厂的新油泵。那么在接下来的6-7万英里,就很小概率再出现这个问题。买到手继续开6-7万英里就换车,油泵问题在自己持有的这段时间里程内依然遇不到。

以此类推,如果这台车7万英里换过新油泵,交易的时候已经开到10万英里了,那油泵问题再发生前还有3-4万英里的安全期。这就是咱们一直强调的:过了大保养周期,或者说过了通病发生里程节点的二手车保养维修历史记录,非常有价值。

有的朋友的二手车刚买完就坏了,得出结论“这二手车是真不能买呀”;那有的朋友的二手车开几年用着挺好,没花多少钱,或者说花普通新车的价格开了几年豪华车也没坏,说下次买车还得买二手车。这两种情况都是客观存在的,就看车子在不在自己手里犯病。那我分享买车验车那些经验,就是方便大家来找到这样的二手车的。

即使买新车,一直开到了通病故障的里程,或者自己保养不当,故障问题该发生还是要发生在自己身上的。这也怪不了二手车了,因为你就是第一任车主,没有前车主了。当然,买准新车况的二手车、买CPO原厂认证二手车,消费者做功课工作量要小很多,轻松一些;买年限高、里程高的二手车,消费者要多花时间多费心思,也要多看我的视频。

总之,第一种购车的方式的宗旨:甭管这车故障率高还是低、毛病多还是少,车出现故障的时候,车主肯定不是我了。坏谁手里跟我没关系,反正别坏我手里。

### 第二种养车观念:车主在使用途中会遇到并处理故障维修,但不影响个人交通出行
欧美豪华跑车照常开,家中还有应急备用车。备用车可以是相对可靠的车型,也可以再来至少一台豪华跑车、大皮卡、性能车。这都是我观察到的比较常见的美国中产以上家庭的用车方式之一。

有一种车主是日常代步开自己喜欢的豪车、跑车,车出问题在维修服务的时候开家里的备用代步车;还有一种车主是日常代步开比较可靠的车型,比如家里的丰田、本田、雷克萨斯,周末节假日天气好、心情好的时候,或者说参加重要活动、见重要的人的时候,把家里的欧美豪车、跑车、性能车开出来。这种也是很常见的。

最典型的就是在工作日早晚高峰车流里堵车,开个普通代步车夹塞变道,也不担心周围车辆的刮蹭;周末去兜风玩耍开心的时候,开心爱的跑车、性能车。无论哪一种,总之家里有闲置的备用车,平均每个持驾照的家庭成员人均车辆数量大于一。豪车、跑车坏了还有别的车开,不耽误交通出行,不耽误比修车更重要的事情。

那既然不着急处理要修的车了,也就有时间寻找性价比更高的修车资源,避免一着急有病乱投医;也有时间等便宜配件的物流,等真诚便宜的修车师傅。一般活好又便宜的汽修店都要排队两周以上,或者说自己动手修车,一边钻研一边实践。总之这些都不着急了。时间不仓促的话,实惠的价格和品质有保障的服务就更容易控制了。

所以,那些开故障率比较高、维修成本比较高的豪车、跑车、性能车的车主,基本上就是以上两种用车情况——可能是其中之一,也可能两种汽车消费方式共存。这两种方式互不矛盾。

### 最后聊一下:不仅是钱,还需要有时间
我个人发现,这些性能车、跑车、豪华车车主谋生的生活时间比较灵活,甚至说被动收入就很可观。基本都是可以远程线上工作,或者说生意业主的老板、自由职业者或者学生。这些车主的日常安排比较灵活,空闲时间也比较多。工作时间往返汽修店也不必请假、记旷工、记迟到、记早退扣薪水。

因为美国绝大多数的汽修厂营业时间都是工作日的朝九晚五,周六不一定休息,但周日基本都会关门休息。服务品质不错的第三方独立专修、精修店,也只在5个工作日营业,周末双休。绝大多数原厂经销商(dealership)售后服务部门周六营业,也只做常规保养,不做故障诊断维修,因为高级和大师级的诊断技师都是周六周日双休。

那美国汽车服务行业这种营业时间,对工作日打工人车主也不是特别方便。所以说,持有豪车、跑车、性能车,对车主的金钱和时间都有要求,两个都要硬。

我看过身边一些人:学生的时候有时间没钱,工作了有钱没时间,退休了有钱又有时间,买一个青年时期喜欢的车。这就是很多美国老人退休后花15万美元、30万美元买一台车。他们不去买劳斯莱斯、法拉利,却去买60年代、70年代的美国肌肉车或者翻新古董车——这些他们小时候那些年一下子爱上的车,曾经可望不可及、心心念念到如今的车。正所谓“年少不得之物,终将困其一生”。

有钱又有闲,或者说相对省钱省心但无聊的车,车主能把更多的时间、预算、精力留给心爱的豪华车、跑车、性能车。车主获得更多的情绪价值,也是非常值得的用车体验。就像我们下饭馆品尝美食一样,比自己在家做饭要花钱更多。等美味佳肴端上桌,吃到嘴的那一刻,吃的开心、吃的心满意足,那金钱和时间的代价就是值得的。

OK,这一期内容就是这些。希望大家开上自己喜爱的车!下一周我们聊一聊面对汽车故障的不同养车用车方式。我是张小车,我们下期再见!